昨天的家聚,讓我有機會回顧了這幾個月的生活;真高興,我跟大家一樣,在不同的順境和逆境中,我們都可以看好自己,穩定的過著自己選擇的生活。
我是一個非常容易生氣的人,這件事大概是從我的爸爸,或是爸爸的爸爸,或爸爸的爸爸的媽媽有關吧,而再上去我就想不起來了。我們這家子的人不知道如何處理、表達或看待自己的情緒,我們唯一有的或會做的:就是「生氣」。
奇怪的是我們只對自己最親近的人生氣,像是伙伴,小孩、父母或兄弟姐妹等,而關係越是疏離的或是陌生的,我們就越能容忍、接受或是根本不會生氣。
對我們而言,生氣代表了關心和愛,生氣也代表了苛責及要求。
只是小時候我分不清楚;而現在,我不知道我的小孩是否也分得清楚。
只是,我知道和我結婚二十年的夥伴是分不清楚的。在我們剛開始生活在一起時,這個生氣對她而言是陌生的,而漸漸的,生氣讓她生活在害怕及恐懼中,因為不知道甚麼時候,或做了甚麼「錯事」,又惹我生氣了。
我無法忍受被夥伴說教,無法被夥伴說「為甚麼你不能夠這樣呢」?
「為甚麼你不能那樣呢」?
「你就應該怎麼樣做」?
「你就應該…」
「你就應該…」
「你就應該…」
在憤怒中我變成了冷血的人,對於夥伴的求救,我漠然以對。
我不想反應,我覺得她說的以及做的,一切都在演戲。
是真的嗎 ?是為了要給演我看吧?講話拐彎抹角的,都是有目的吧?
在憤怒中只覺得夥伴的言行不夠真誠、不誠實、在說謊話。
憤怒讓我迷失,憤怒剝奪我的善意,憤怒將我的感覺絕緣,不僅是對方的痛苦及求救,也是我的無助及悔意,而這些皆被憤怒給禁錮起來。
因為這樣,我和夥伴間就逐漸疏離,也因為這樣,我們越是感覺不到對方的支持及肯定。在家聚中,她親口說出若不是我們有這麼特殊的小孩,可能我們早就不再一起了。
而很慶幸的,我已經看好我自己有一陣子了,應該有一兩個禮拜了吧。
因為夥伴的言語、動作、眼神、漠然不理會、或是不管甚麼芝蔴蒜皮、或是生理或是心裡的鳥事,就這麼容易的點燃自己的情緒,引爆了生氣;而我可以感覺到怒火在體內燃燒,但不同的是,這次我沒有加柴,沒有繼續往負面的方向沉淪,但我也沒有壓抑憤怒的出現。
我只是在看我自己,在看為甚麼從那麼久遠的歲月以來,我們這一家子的人只會用生氣來表達我們的情緒,我們是否承載了太多的苦楚、犧牲及包袱,這沉重無言的悲傷壓抑著我們。而在這水泥般的牢籠中,們只能用無窮盡的憤怒及生氣來表達我們的情緒,我們不知道這樣會傷害自己以及傷害我們最親近的人,看著看著,想著想著,好像在陪伴一位老友一樣,直到怒氣漸漸的消了。
一次又一次,一陣又一陣,大概是練習吧,我逐漸可以感覺到在這怒氣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心情;而隨著陪伴、不壓抑、也不加柴,我看好我自己,我體悟到平和及穩定是甚麼,我也可以接納夥伴的所作所為,就像在陪伴自己的憤怒一樣。當我能看好我自己時,我發現夥伴的壓力似乎也減少了,她讓我眼睛耳朵嫌的事也變少了,而我的心也舒服開朗許多了,善及美好的能量似乎也充滿在我們的週遭了。真是奇怪,如同連鎖反應一樣,我只做了「盡量的看好自己」,而一些事就隨著改變了。
在家聚中,聽著每一個人的談話,想著秋梅大家長應該可以安心的回去工作,因為大家都這麼的棒,都在成長,都要把自己活的很好,不管大家的故事是甚麼,但我們都在往自己的天堂邁進。
跟隨POP的課程,我們依自己的腳程在成長學習,大家都盡量不缺課,有機會盡量回去當工作人員,在正面及善的能量中,我們看到自己的神性,一再的,勇敢的,在自己生命的風暴中穿越通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